(二)按“自然日”算:周末包含在内,不额外补假
这类地区按日历天数算,不管中间有没有周末,天数固定不变。
广东:婚假“原则上一次性休完,含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深圳新人小王申请15天婚假,从周五开始休,15天里含3个周末(6天),休假到下周日结束,公司不会额外补假。
重庆:市人社局明确回复“15天婚假是自然天数,包含双休日”。比如婚假从周三开始,15天会覆盖3个周末,休假总天数不变,想避开周末得提前规划。
(三)折衷算法:周末算在内,法定节假日顺延
部分地区对周末和法定节假日记法不同,周末包含在内,法定节假日单独顺延。
上海:增加的7天婚假“遇法定节假日顺延”。比如婚假从9月29日(国庆前)开始,原本7天休到10月5日,因含国庆3天,会顺延到10月8日结束。
江苏:延长的10天婚假中“国家法定休假日不计入”。南京小伙小李在春节前申请婚假,10天里扣除7天春节假期,实际只需休3个工作日,相当于“长假叠婚假”更划算。
三、异地结婚、跨地区工作?这些细节别踩坑
1.跨省工作按“工作地”政策算
老家在浙江(按工作日算)、在广东(按自然日算)上班的新人,婚假算法以公司所在地为准,和户籍地无关。
2.异地结婚的“路程假”单独算
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除了婚假,还能申请路程假(天数由单位定)。比如北京员工去四川结婚,3天婚假+2天路程假,全按工作日算,若路程假含周末,会额外补假。
3.公司“自定义规则”不算数,政策说了算
有些公司说“婚假按自然日算,不管地方规定”,这是违法的。去年北京某公司因将7天婚假按自然日算被投诉,最终补了员工4天假期(因含2个周末)。
四、婚前必做3步:确认婚假算法不踩坑
查地方政策:搜“XX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打12333热线问人社局,比如搜“北京婚假工作日还是自然日”就能找到官方回复;
问公司HR:明确“婚假是否含周末/法定节假日”“能否分段休”,最好让HR书面确认规则;
算好休假时间: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所在的地区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休假时间的安排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公司的损失,比如按工作日的计算的地区就更应该避开周末的申请了,而按自然日的计算的就尽量把休假的开始时间选在周一到周三这样就能将周末的占比降低了。
结婚本是喜事,别让婚假算法添堵。其实不管按哪种方式算,提前搞清楚规则,合理规划时间,才能让婚假真正成为“甜蜜假期”。如果拿不准当地政策,直接问人社部门最靠谱——舒舒服服休完假,才能更安心地开启新生活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